全市干线路网建设交叉检查情况通报

日期:2009-05-07 09:39来源:宜昌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责任编辑:1阅读量:

 

全市干线路网建设交叉检查情况通报

  为进一步在路网改造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全市干线路网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根据局四月份工作安排,由市局副局长刘祖刚同志带队,局工程科具体组织,我市三条干线路网项目所在县市区公路段(五峰、兴山、秭归、夷陵、分局)分管工程副段(局)长、工程股长一行于4月14日至17日分别对沙渔路、宜巴路、保兴路三条干线路网建设情况进行了交叉检查和观摩交流,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程进展情况(截至4月1日)

  (一)五峰沙渔路

  改造总里程为51.36km,全线为水泥砼路面。累计完成路基31.45km(其中杨桥山至升子坪24.45km,渔关延伸段3.7km,仁和坪集镇2km,渔关集镇1.3km),占总里程61.23%,已完成的路基3月9日已完成中验。完成路面3.3km(仁和坪集镇2km,渔关集镇1.3km),占总里程6.43%。完成货币工程量3800万元。

  实施的主要技术标准:路基8.5m,路面7m,水泥砼面层厚24cm。

  下步工作安排:力争完成延伸段4.72km路面;杨桥山至升子坪24.45km路面;升子坪至道家湾6.86km路基路面;道家湾至渔关15.9km新线勘察设计工作。计划安排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全线改造任务。

  (二)宜巴路

  改造总里程为171.04km。

  1、城区境:工可批复里程6.86km,初步设计实际改造里程为5.588km,全线为水泥砼路面,2008年10月开工建设,已于3月20日全部完成。完成货币工程量618.8万元。

  实施的主要技术标准:路基8.5m,路面8m,水泥砼面层厚24cm。

  下步工作安排:5月10日前完成与施工单位的工程结算;5月20前完成工程造价审计;5月25日前完成交工质量检测工作;6月初完成交工验收。

  2、夷陵区境:工可批复27.857公里,初设批复28.181公里,全线为水泥砼路面。该项目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除江南三斗坪集镇1km纳入城镇规划外,其余27.181km已于2008年12月底全部完成。完成货币工程量4467.43万元。

  实施的主要技术标准:路基8.5m,路面8m,水泥砼面层厚24cm。

  下步工作安排:4月底完成交工质量检测和竣工资料编制工作;5月底完成交工验收。

  3、秭归境:工可批复改造总里程为136.323km,其中新建隧道3500/3(m/座),新建桥梁10座,加宽中小桥9座,全线为水泥砼路面。已累计完成路基改扩建70公里(长岭隧道至松树坳19km,新滩1km,卜庄河至沙镇溪50km),占总里程51.35%,已完成的路基3月10日已完成中验;累计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30公里(长岭隧道至凤凰山6km,港区郑家花园1km,新滩1km,卜庄河至文化20km,老两河口集镇2km),占总里程22.01%。完成货币工程量6365万元。

  实施的主要技术标准:路基8.5m,路面7m,水泥砼面层厚24cm。

  已开工学堂沟桥、剑沟桥新建项目,郭家坝隧道已完成开工前准备工作。

  下步工作安排:新开工路基15公里(沙镇溪至巴东方向);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30公里(文化至沙镇溪);完成学堂沟、剑沟桥新建任务;郭家坝隧道5月底完成招投标,6月底进洞口掘进和出洞口接线工程同时开工,年底完成20%形象进度;力争完成松树坳科研桥、王子沟桥、汉沟桥新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和王家岭隧道的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根据目前情况看,“十一五”期完成其境内改造任务困难很大。

  (三)兴山保兴路

  工可批复75.953公里,全线为水泥砼路面。该项目2006年底开工建设,累计完成路基43.51km(其中温家垭至张官店段17.568km,界牌垭至昭君桥段25.942km)占总里程57.29%,完成路面37.94km(温家垭至张官店段12km,界牌垭至昭君桥段25.942km),占总里程49.95%。完成货币工程量4705万元。

  实施的主要技术标准:路基8.5m,路面7m,水泥砼面层厚24cm。

  下步工作安排:4月底开工改造张官店至界牌垭段32.442km,年底路基路面全面完成;7月底完成温家垭至张官店段余下的6km(从保兴线兴山境起点开始);已完成的界牌垭至昭君桥段25.942km拟在5月底前完成交工检测,6月中旬完成交工验收;温家垭至张官店段17.568km拟在10月底完成交工验收。预计2010年上半年完成全线改造任务。

  二、工作亮点

  1、在路基宽度控制上,五峰段做得较好。在沙渔路改造中,其路基宽度控制在所有路网项目中是做得最好的,其克服的工程施工难度也是最大的,原路基宽度在6m--7m,通过爆破和机械开挖,其路基宽度均达到二级路规定的8.5m,且按设计要求做了弯道加宽,最宽处做到了12m,需要勇气,也需要投入,实属不易。

  2、在路面宽度控制上,夷陵区和城区分局做得较好。工可批复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m,实际实施中,两个单位均按8m宽路面实施,且按设计要求做了弯道加宽,安保设施也同步到位。

  3、在水稳层质量控制上,秭归段在本次检查中,总体情况较好。

  4、在已完成的工程实体外观质量、平纵横指标控制上,兴山、夷陵、分局做得较好。

  5、在执行基建程序上,五峰、兴山、夷陵、分局较好,五峰和兴山分段实施的路网项目,其初步设计批复率是所有路网项目中最高的。

  6、在争取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上,五峰段工作做得较到位。县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扶持,2007年由县财政贷款850万,县信用社贷款240万,2008年县信用社再次贷款350万用于沙渔路建设,市局检查组走后的次日,县政府组织的专项检查组亲自到沙渔路工地进行检查和调研。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共性问题

  1、基建程序未完全到位,先施工后补施工图批复的情况在各县市段均存在。

  2、设计变更手续未及时完善,主要表现在局部路段基层厚度及结构层层数变更后,施工方未及时与业主方、设计方和监理方沟通和完善手续。

  3、材料试验检测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注重形式,未注重实效。

  4、投资严重不足,资金缺口大、拨付不及时严重制约了工程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安全。以秭归为例,正在实施的卜庄河至文化段,其发包出去的路基每公里造价70万元,而路网补助标准仅为每公里20万元,仅路基每公里就有50万元的缺口,工可批复的10座新建桥梁,概算1300万元,只能完成3座桥的投资。由于该县属贫困县,地方政府无力配套,截至目前,已欠施工方近2000万元,另外,由于工可投资批复严重不足,若完成秭归境内宜巴路所有建设任务,将有近1亿的资金缺口。

  (二)个性问题

  1、五峰段:①局部路基填料不规则,路基加宽部分压实不到位,有沉陷;②基层料级配不达标,骨料多,细料少,基层养生不到位,严重缺水,已出现松散和车辙;③施工现场缺少醒目的安全标志;④监理工作力度不够;⑤仁和平集镇已铺筑的水泥砼路面,其平整度、中缝、路肩、边沟等存在一定缺陷。

  2、城区分局和夷陵区:①已实施的安保工程其波型钢护栏未安装端头,形成新的安全隐患;②局部路段灌缝不规范,清缝不彻底或缝中缺料;③已完工路面保洁不到位,局部路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矿渣遗料未及时清扫,既影响工程外观形象,又影响行车安全。④少数老百姓房屋接主路的叉路下未埋设涵管,造成边沟排水不畅.

  3、秭归段:①局部路基填料不规则,路基加宽部分压实不到位,有沉陷;②局部路段基层养生缺水;③局部路段弯道加宽未达标;④未实施改造路段,其部分路段将难以达到二级路最低技术标准,宜巴路秭归境内全长136.32公里,其中有32公里属四级和等外级公路,路基宽度仅为3.5-6米,有90公里属三级公路,另外由于秭归地处三峡库区,库区蓄水后导致多处路段出现路基沉陷、滑坡,导致部分路段在改造过程中将难以达到技术标准。

  4、兴山段:①已完工路段,安保工程未及时跟上;②局部路段灌缝不规范,清缝不彻底或缝中缺料。

  以上问题,检查组已在现场当面指出,并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市局工程科在适当时候将组织复查。

  (三)建议

  1、建议地方政府多向省政府反映我省路网补助标准问题,并加大地方配套投入。

  2、建议重点关注宜巴路秭归境内的改造任务,因战线长,老路等级低,施工难度大,投资缺口巨大,建议我市及秭归县政府、交通、公路部门专题研究。

  3、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在不牺牲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活学活用技术标准,用规范指导实践,而不是用规范禁锢实践。具体来讲,就是宜巴路秭归境靠巴东方向40km考虑到交通量、施工难度及投资等因素,灵活掌握技术规范。

  4、建议在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进一步加强对监理队伍的监管力度,使监理人员能真正发挥作用。(工程科 王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