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程建设项目上半年情况通报

日期:2009-08-10 15:32来源:宜昌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责任编辑:1阅读量:

 

全市工程建设项目上半年情况通报

  2009年是“十一五”期的第四年,也是我市各项建设任务克难攻坚的关键年,我市各项目业主克服资金紧、任务重、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在省市交通公路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将年度建设目标任务艰难向前推进,努力实现省局督导的“时间任务双过半”建设目标。现将我市工程建设项目上半年建设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程进展情况(01-07月)

  1、一级公路建设:年度计划路基43km,路面46km,实际完成宜华一级路路基100%、桥涵98% 、上下基层各8km,陆渔一级完成路土石方41%、桥涵30%、隧道17%。共完成投资29977万元。

  2、干线路网二级路改造:年度计划路基35.57km,路面85.92km,实际完成路基52.55km,完成路面24.4km,分别占年度计划147.7%和28.4%。完成投资9635.56万元。

  3、县通乡:年度计划路面38km,实际完成12km,占年度计划31.6%。完成投资1348.17万元。

  4、省际出口及断头路:年度计划路面50km,实际完成19.9km,占年度计划39.8%。完成投资1442万元。

  5、枝江玛瑙河大桥:完成桩基30根,完成投资206.2万。

  6、百里洲南河大桥:主桥25米空心板已完成预制45片(共45片),安装35片,30米T梁预制安装12片(共12片),完成桩基26根(总26根)系梁11处(共11处),墩台帽梁13处(共13处)。完成投资1298万元。

  7、北风垭隧道:完成开挖和初期支护1258米,二衬砼1308米,占年度计划(1500m)的83.9%。完成投资3636万元。

  二、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

  1、项目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我市“十一五”期建设项目均实行了项目法人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廉政责任制“四制”管理,建立了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项目均按规定实行了公开招投标。

  2、项目业主克服资金困难,千方百计抢抓工程进度。今年元至6月,我市一级路、干线路网、县乡道、渡改桥项目遍地开花,但省局下拨的建设补助资金极度有限,我市各项目业主不等不靠,克服种种困难,想尽各种方法,多方筹措资金,将工程艰难向前推进,达到目前的进度实属不易。如五峰县公路段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先后通过县财政和县信用社贷款1400余万元用于沙渔路建设。

  3、已完工项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项目业主注重了项目质量的全过程管理,经企业自检、监理抽检以及市质量监督部门督察,我市“十一五”期绝大多数已完工项目质量是合格的,满足国家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已完工路网项目中,夷陵区和城区分局宜巴路做得较好,已完工县乡道项目中,当阳市、枝江市、夷陵区做得较好。

  4、绝大多数一二级路改造项目,其技术标准控制是严格的。宜华一级路、陆渔一级路、五峰县段、夷陵区段、城区分局做得较好。在五峰沙渔路改造中,其路基宽度控制在所有路网项目中是做得最好的,其克服的工程施工难度也是最大的,原路基宽度在5m--7m,通过爆破和机械开挖,其路基宽度均达到二级路规定的8.5m,且按设计要求做了弯道加宽,需要勇气,也需要投入,实属不易。在路面宽度控制上,夷陵区和城区分局做得较好,工可批复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m,实际实施中,两个单位均按8m宽路面实施,且按设计要求做了弯道加宽,安保设施也同步到位。

  5、绝大多数项目建立健全了质保体系和安保体系,注重了内业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跟进。就总体情况看,一级公路和市管重点项目好于路网项目和县乡道项目,陆渔一级路和北风垭隧道在全市所有在建项目中是做得最好的,市公路局和市质监局在7月20日曾组织我市部分路网项目在建各标段参建单位的负责人到云南路桥陆渔路七标项目部现场观摩、学习、取经,取得了一定实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部分重点工程进展缓慢。如宜华、陆渔一级路路面工程形象进度均未超过10%,干线路网路面工程进度不到23%,郭家坝隧道六月中旬才举行开工仪式。主要原因:一是重点工程资金需求量大而资金到位极不理想;二是受天气影响大,雨天多,有效施工日少;三是项目前期工作协调难度大,影响了进度。

  2、部分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仍然不到位。如省道宜巴路秭归境改造里程136.323km,除郭家坝隧道和学堂沟、剑沟桥的初步设计省里已批复外,其它分段设计的线路部分的初步设计均未得到批复。另外,部分县乡道项目,施工图设计一直未得到批复,但项目早已实施完成。还有的项目设计变更手续未及时完善,主要表现在局部路段基层厚度及结构层层数发生变更,部分县乡道路基路面宽度发生变更,隧道出口标高发生变更,桥梁桩基长度发生变更等,施工方未及时与业主方、设计方和监理方加强沟通,业主方未及时与变更批复单位加强沟通,完善手续。主要原因:一是业主与上级批复单位积极沟通不够;二是“十一五”项目工可批复较迟(去年六月份省发改委才批下来),项目早已实施完成,但实施的技术标准与工可批复的技术标准出入较大(主要是路基路面宽度),施工图设计不好批,若按工可标准批,则大部分已实施完成的县乡道项目其路基路面宽度达不至工可批复的标准,项目无法办理交(竣)工验收,若按实际完成的情况批,则与工可相违背。关于施工图设计的批复问题,现实状况迫切需要我们拿出一个实事求是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解决方法。

  3、部分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如沙渔路局部路基填料不规则,路基加宽部分压实不到位,出现不均匀沉降;基层料级配不达标,骨料多,细料少,基层养生不到位,严重缺水,已出现松散和车辙;已铺筑的水泥砼路面,其平整度、中缝、路肩、边沟、部分钻芯取样结果其抗压抗折强度不达标;宜华一级路试验段工作启动滞后,路面一标基层分幅摊铺时未支模板,路基四标试验室试验人员持证情况不满足投标要求,枝城镇吴家渡公铁立交桥施工现场钢筋露天加工、露天堆放,施工日志记录过于简单,对从宜昌购进的商品砼出发和到达时间未作记录,监理对商品砼的拌和现场抽检频率不够;枝江、当阳两市铺筑沥青碎石路面的县乡道项目均未做排水设施,路肩土高于路面;秭归磨鼓路多处挡墙工程偷工减料,五峰后河林场界江路水泥砼路面施工背离设计批复,减掉基层,砼面层厚度、宽度、弯道加宽、平曲线半径、纵坡均不达标,主要原因:一是管理不到位,疏于管理,熟视无睹;二是监理工作力度不够,未认真履行职责,少数监理单位形同摆设,关键工序施工现场看不见监理人员;三是施工单位低价中标,为降低成本,因陋就简,未严格按设计施工。

  4、部分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隐患。表现为:施工现场缺少醒目的安全标志(如鸦来公路宋左段、宜巴公路学堂沟桥、谭艾路谭家河桥、潘家沱大桥);部分施工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用品;部分项目安全防护设施简陋甚至没有(如宜巴路学堂沟桥、谭艾路潘家沱大桥、陆渔一级路聂河电站大桥等项目高空临边作业区缺少安全防护网,处于路边的桩基基坑周围缺少围栏和警示标志);有的施工单位未配备具备相应资质的专职安全员(如学堂沟桥、潘家沱大桥、);“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如6月5日五峰鸦来路宋左段路基爆破施工出现事故就属于典型的违章操作)。主要原因:一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极度淡薄;二是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不够;三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在安全设施上舍不得投入,安全硬件设施不达标;四是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如新建路基所处的山腰为泥夹石的松散堆积覆盖层或顺向的多层叠加的岩层结构)的路基高边坡作业,缺乏有针对性的、有安全保障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如6月27日鸦来公路宋左段五标路基施工发生滑坡事故就属于施工方法不当所致)。

  5、三条干线路网未实施改造路段,其少数特殊困难路段将难以达到二级路技术标准(主要是路基、路面宽度指标)。如宜巴路秭归境内全长136.32公里,其中有32公里属四级或等外级公路,路基宽度仅为3.5-6米,有90公里属三级公路,另外由于秭归地处三峡库区,库区蓄水后导致多处路段出现路基沉陷、滑坡,导致部分路段在改造过程中将难以达到技术标准。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强化程序意识,切实解决基建程序不到位的问题。各项目业主要认真清理项目审批的各个环节,按工可—初设—施工图—监督登记—施工许可的正常顺序将工程建设逐步向前推进。最近,省政府下发了鄂政发[2009]16号文件(省局以鄂路发[2009]182号转发),文中明确:“一、二级公路、独立大桥、特大桥、隧道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审批”和“农村公路除技术复杂大桥(非简支结构大桥、特大桥)和特长隧道(长度大于或等于3000米)以外工程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批以及技术复杂大桥和特长隧道的施工图设计审批”下放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实施。鉴于此,秭归公路段要加强与省市公路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尽快将宜巴路分段设计的线路部分的初步设计请省局批下来(截至目前,线路部分上报7个项目,仅批复2个);部分县乡道建设业主要加强与市交通公路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尽快将符合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批复下来。

  2、各项目业主在协调设计、咨询、地勘、施工、监理等单位时,要真正发挥核心和统帅作用。在上半年市局组织的各类检查中,我们发现,少数参建单位在工序转换、原材料检验、施工工艺把握、现场安全监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隐患,希望各参建单位在项目业主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本通报中指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

  3、监理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单位履约检查,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预案的审查,加强对驻地监理管理,在质量控制、安全监管方面严格把关,强化源头管理和过程管理,严禁不合格工序延伸至下一工序,变事后整改为事前监理,为业主和施工单位真正把好关、服好务。

  4、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在公路建设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请干线路网建设单位、县乡道(含省际出口路)建设单位安排专人近期对所管项目线路部分的路基、路面宽度等技术指标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统计,按市公路局规定的格式尽快上报至市交通公路部门,以便在充分利用现有投资情况下,在不牺牲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为将来针对特殊困难路段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