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迎接2015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实施方案
宜昌市迎接2015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实施方案
为迎接2015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我市取得较好成绩,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和《湖北省迎接2015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工作方针,全力以赴抓好我市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使我市公路技术状况和路网结构明显改善,路网整体安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公路通行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公路养护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打造更畅通、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和谐的公路交通网络,全面展示我市公路良好形象。
二、工作目标
宜昌市2015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的工作目标是:迎国检,创国优,争先进。具体目标是:通过全市交通公路部门的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我市普通干线公路路况水平及路域环境综合水平,其中路况PQI值达到85以上,建标准化治超站5个、建五星级费收站3个,每个单位建一个五星级养护站、一个养护应急中心、一条“畅安舒美”示范路。确保我市在2015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中进入全省前五名。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宜昌市干线公路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丁庆荣
副组长:鲍玉洪皮 勇李本华杨忠义谭永高王 亮 宋官保
成员:陈雯曾凡益杨泽敏王 耿程 涛覃 武田弟清 李冬梅夏 进杨燕妮董在华肖孝兵王在喜郭明敏
职责:负责全市迎检工作的组织领导、检查督办、指导协调。
领导小组副组长实行“分片督导制”进行督导,其中鲍玉洪同志督导兴山县、秭归县;皮勇同志督导当阳市、远安县;李本华同志督导宜都市、五峰县;杨忠义同志督导夷陵区;谭永高同志督导枝江市、白洋分局;王亮同志督导城区分局;宋官保同志督导长阳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本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田弟清、陈雯、曾凡益、王在喜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综合协调组、外业督办组和内业资料组,具体人员和职责是:
1.综合协调组
组长:田弟清副组长:郭明敏
成员:黄彦威镇祥华魏 松
职责:(1)统筹、协调、督办全市各项迎检准备工作;(2)做好与省局、部检组沟通协调工作;(3)负责迎检后勤保障工作;(4)组织撰写迎检汇报材料,制作全市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多媒体、宣传画册,收集整理迎检信息、简报及专栏的采编、挂网。
2.外业督办组
组长:陈雯副组长:曾凡益
成员:杨志军章 敏金 涛王振宇
职责:(1)负责督办全市养护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确保国检前优质完成养护工程任务;(2)组织对全市国省干线公路路容、路貌、路况及站场情况进行检查督办;(3)组织各单位对辖区外业检查项目进行自查自检自评,并有针对性的完善、提高;(4)配合部省检查组做好路况检测工作。
3.内业资料组
组长:王在喜副组长:熊 鹏
成员:台君杰陈红萍 张 桦王 睿肖 乐
职责:(1)制定和完善市级各项制度、办法、指导意见,收集有关文件资料并整理成册;(2)督促和指导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办法、指导意见,按全省统一形式、内容,收集整理成册归档迎检资料;(3)对全市各级公路部门内业资料进行检查及自评,并督促完善规范;(4)督办全市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5)负责迎检进展工作情况月度通报;(6) 配合部省检查组做好内业资料的检查工作。
(二)各县市区公路局、城区分局、白洋分局成立迎检机构
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十二五”迎国检工作,将其作为2014-2015年度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并参照市局成立迎检机构,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职责,迅速开展相关工作。各单位迎检机构名单必须在2014年8月底之前上报市局。
四、职责分工
(一)市局机关各科室
1.党办、行办:(1)主要负责迎检工作组织协调、后勤保障和接待工作;(2)负责撰写迎检综合材料、做好各单位汇报材料的审核汇总、迎检专题网页制作更新工作,及时发布信息并进行典型亮点的宣传;(3)收集整理成册有关资料。
2.养护科:(1)督促各单位切实抓好辖区内国省干线的养护管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2014、2015年度养护工程计划任务;(2)建立健全养护工程、服务与保畅通等方面的制度、办法,收集整理2011年以来公路养护工程的有关制度、办法及指导意见、计划管理文件、养护工程交竣工文件,整理好原始图表、数据、文字资料,并装订成册;(3)督办全市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4)负责迎检工作进展情况月度通报;(5)做好其他相关迎检准备工作。
3.路政科:(1)建立健全路政管理制度,收集整理成册有关资料;(2)督促各单位抓好路域环境的整治,加强干线公路路面巡查力度,强化公路红线控制区管理工作,协调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道路清障活动,集中整治清理违章建筑、占路为市、非法经营加水站点、非公路交通标志标牌等侵占路产路权行为,创造良好公路交通环境;(3)加大治超力度,强化超限运输检测站管理,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从源头上遏制超限车辆及漏散车辆;(4)加强路政人员执法文明礼仪素养的教育,做到站房美、仪容净、用语敬、执法严、文书明;(5)加强行政审批文书、路政执法案卷管理,书写认真,填写规范,数据准确。
4.计划科、费收办:(1)收集整理成册有关基础数据资料,主要包括部省市三级计划、资金安排及执行情况、各项统计数据资料等,并保持三级基础数据完整一致;(2)建立健全收费公路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并整理成册;(3)督促、协调远安花林寺及宜都三江收费站、潘湾收费站按检查要求做好各项迎检工作。
5.机务渡口科:(1)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导责任制,完善安全应急预案;(2)督促相关渡口按检查要求做好各项迎检工作,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保养,保证安全渡运;(3)收集整理成册有关资料。
6.工程科:(1)抓好国省干线迎检经过路段重点项目的施工标准化建设;(2)加强公路施工检查力度,规范施工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3)收集整理成册有关资料。
7.其他科室:按照迎国检领导小组的安排,收集整理成册有关资料,积极配合做好有关迎检其他工作。
(二)各县市区公路局、城区分局、白洋分局
1.提升路况水平。(1)抓好小修保养工程,对路面坑槽、沉陷、破碎板、桥头跳车、新旧路面接缝跳车等病害进行重点处理;(2)抓好大中修工程,及时完成省市下达的大中修及专项工程,通过工程措施明显改善干线道路主要技术指标,确保辖区内普通干线公路PQI值达到85以上。
2.改善路容路貌。(1)完善各类标志牌、标线、轮廓标、里程碑、百米桩、示警桩、路口标柱等公路配套设施;(2)保持道路路面、桥面及伸缩缝干净,路面排水及桥梁泄水孔通畅;(3)重新粉刷路肩边缘线、防撞墙、桥梁栏杆、行道树;(4)补植行道树,宜林绿化路段无缺株现象;对行道树树枝较低的进行修剪,保证净空高度在2.5~3米;路肩草修剪适当,保证路肩不高于路面;(5)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主要干线公路交叉路口,要合理渠化,确保行车安全;(6)加强集镇过境路段的保洁、保畅通工作。
3.整治路域环境。路域环境评价是“十二五”养护管理规范化检查的重点。要以“畅安舒美”示范路为标准,全面组织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现路域环境“八个无”,即交通标志前后500米无广告;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设施;无违法非公路标志;无路基路肩边坡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无公路用地范围内堆积物。
4.规范站点管理。(1)整理公路管理站、治超检测站、收费站、交通观测站所有内业资料,并汇编成册;(2)各类站点设置便民服务点。站务规范,室内外整洁,生产生活设施齐全;(3)公路管理站职工基本情况及“三图三表”上墙,各类制度记录齐全,机械清洁干净、摆放整齐;(4)治超站预检系统完善、通道安全畅通、有符合标准的卸料场。(5)收费站费收人员用语文明、微笑服务、收费规范。(6)交通观测站设施齐全、运行正常、采集数据真实。
5.完善内业资料。按照部检查标准和省市局内业资料组相关要求,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收集整理成册“十二五”期间建设、养护、路政、费收等相关材料和文件,包括各类原始档案、大中修文件、施工记录、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巡查记录、结构物检查养护记录等资料,并及时上报市局内业资料组。
6.建设“畅安舒美”示范路。各单位结合市级文明路建设情况,选择辖区内一条干线公路作为“畅安舒美”示范路进行创建。即,夷陵区宜巴线(S334)46.3公里;五峰县鸦来线(S325)长63.0公里;长阳县王渔线(S242)20.0公里;宜都市鸦来线(S325)51.6公里;枝江市鸦来线(S325)17.6公里;当阳市分当线(S311)28.4公里;远安县荷当线(S224)17.3公里;兴山县宜兴线(S312)20.0公里;秭归县宜巴线(S334)17.0公里;城区分局宜巴线(S334)9.3公里;白洋分局沪聂线(G318)17.1公里。全市共创建“畅安舒美”示范路11条,共计188.8公里。
7.建立养护管理信息化系统。按照省局统一安排,更新完善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交调信息、路网运行信息监测网络等全覆盖。
五、迎检工作安排
(一)拟检测线路
1.国道2条:G209呼北线、G318沪聂线。
2.省道18条:S107汉宜线、S223保宜线、S224荷当线、S225雅澧线、S242王渔线、S250宜远线、S252保兴线、S253两江线、S254红东线、S255峡堡线、S256窑马线、S311分当线、S312宜兴线、S322沙渔线、S323虎周线、S324白下线、S325鸦来线、S334宜巴线。
3.部分拟升国省道:G209(古夫-观音河段)、S276(土门-峡口段)。
(二)拟检站点
养护站(10个):夷陵区雾渡河站、五峰县宝塔坡站、长阳县高家堰站、宜都市王畈站、枝江市石林站、当阳市玉阳站、远安县汪家站、兴山县南阳站、秭归县九畹溪站、城区北风坳站。
养护应急中心各县市区1个。
治超站(5个):夷陵区姜家湾站、长阳县高家堰站、宜都市麻岭坳站、远安县花林站、五峰县渔洋关站。
收费站(3个):远安县花林寺站、宜都市三江站、潘湾站。
(三)检查主要内容
检查主要内容由路况检查和养护管理规范化检查两部分组成。
路况检查占总评分的65%;养护管理规范化检查占总评分的35%。
路况检查主要检测平整度、破损率两项指标;养护规范化检查,重点检查部省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养护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和路域环境整治效果等,主要内容包括养护资金投入、大中修和预防性养护里程占比、桥隧安全运营、路网结构改造工程实施、创建“畅安舒美”路、公路统计、路网运行监测、收费公路管理、路政管理及超限治理、应急管理、窗口单位服务等工作。
(四)检查方法和标准
路况检查将由部统一采用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车进行检查。普通干线公路路况检查由平时路况检查和2015年路况检查两部分构成:平时路况检查占60%分值,检测路段由部按规定从普通国道中随机抽取,采用2012-2014年度国家干线路网监测项目检测所得数据;2015年路况检查占40%分值,采用检查期间路检所得数据,检测路段由部按规定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中随机抽取。
养护管理规范化检查采取检查内业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内业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的方法,现场检查采取抽查路容路貌、养护工程实施情况和调查群众满意程度的方法。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4年8月)
市局成立迎国检领导小组,制定迎检方案,组织召开全市公路系统迎国检工作动员会,全面部署迎国检工作。
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全市迎检工作目标,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大力宣传国检重要意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一是加强内部迎检宣传,积极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对照本单位迎检任务,做好干部职工思想动员工作,统一认识,充分调动迎检一线干部职工积极性。二是联系各地新闻媒体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报道国检的重要意义及迎检工作开展情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积极向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取得领导和支持,营造全社会参与迎国检的氛围。四是市局将组织多个检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对养建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迎检布置情况进行督办。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7月)
1.自检自查与培训。各单位应按照原部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标准,对拟检线路开展自检自查,将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形成文字材料,在9月10日前报市局。与此同时,市局将按迎检要求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分类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2.加快推进养护工程建设。一是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2014年的大中修计划任务。年底市局将安排路况检测车对各单位路况进行摸底检查并排名通报;二是各单位在2014年12月前建成一条“畅安舒美”示范路;三是省市将依据路况情况,提前安排2015年大中修计划。对此各单位要超前谋划,要早安排、早备料、早启动,确保在2015年7月底之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届时市局将结合模拟检查的需要再次安排路况检测车进行检评并排名通报;四是加快推进路网结构(危桥、安保、地灾)改造工程进程,确保“十二五”计划项目在2015年7月底前完成;五是在2015年7月前更新完善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系统。
3.加强日常养护管理。一是加强公路、桥隧日常养护,对路面坑槽、破碎板、桥头跳车、新旧路面接缝跳车等病害作重点处理,保障公路路况良好。做好路面亲扫工作,保持路容路貌整洁;二是组织开展公路沿线附属设施、桥涵构造物和行道树的完善及养护工作,使其保持完好状态,提高公路整体服务水平。
4.加大路政管理力度。一是加大治超力度,采取综合执法的办法,遏制超限车辆上路行驶;二是加大路域环境的整治,特别是过境路段、马路市场、非公路标志的综合治理力度,确保无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设标牌等侵占公路路产路权的行为,以良好的路域环境提升路网整体服务功能。
5.全面规范站点管理。一是按照部省相关要求规范站点管理,公路管理站、治超检测站、收费站、交通观测站做到内务管理规范、站内卫生整洁、生产生活设施齐全。二是站内所有内业资料规范整理、汇编成册。
6.健全完善内业资料。一是按照养护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内业档案资料;二是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并收集整理好“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养护、路政、费收等相关材料和文件,包括各类原始档案、大中修文件、施工记录、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巡查记录、结构物检查养护记录等。三是汇编各类文件要做到与全省迎检资料形式、格式统一,内容完整、规范。
(三)模拟检查阶段(2015年7月1日-15日)
市局成立检查组,按照国检标准,重点检查全市干线公路路况、路容路貌、路域环境、公路附属设施、绿化与养护管理站、治超检测站、收费站及内业资料等,组织开展市级模拟检查活动,并按照部评分细则进行模拟打分。
(四)整改提高阶段(2015年7月16日-8月31日)
1.各单位针对模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查漏补缺,整改提高,确保达到国检标准。
2.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对照部检查表,组织开展自查自评,逐项填写自查评分表,供部检查组参考。
(五)迎接检查阶段(2015年9月)
按照部国检方案及省局要求,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迎检人员和责任,全面配合部检查组完成我市国检各项工作。
(六)总结表彰阶段(2015年12月)
国检结束后,市局将对全市迎国检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迎检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五年一次的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既是对我市‘十二五’期间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验,也是对我市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质量和水平的一次综合考评,更是展示我市公路行业形象和提升我市公路管养水平的一次机遇。全市各级公路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要站在为宜昌公路争光和促进我市公路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此次迎国检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迎检准备工作作为今明两年公路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切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做到“巩固既得分、补足差距分、实现目标分、确保不丢分、最后得高分”。
为加强对迎国检工作领导,市局领导除正常分工的工作外,对各单位的迎国检工作实行“分片督导制”,以强化对各单位迎国检工作领导和督办。
(二)全面准备,抓住重点。
迎国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对养护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准备同时,需抓住重点。
一是养护工程。各单位及时抓好大中修、路网结构改造、小修保养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做到四个“确保”,确保2014年大中修计划等项目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确保2015年大中修计划等项目在2015年7月底前全部完成;抓好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工作,确保全市干线公路技术状况良好;确保“国检”前全市干线公路PQI值达到85以上。
二是公路附属设施。抓好各项附属设施的完善、维修、更换等工作,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三是路域环境与过境路段。抓好路域环境与过境路段的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实现路域环境“八个无”,确保过境路段人车分流、有序通行。同时依靠当地政府,发挥政府领导下交警、环保、城建、国土、规划等部门集团作战优势,从源头整治公路交通环境。为确保迎国检时的效果,需在2015年6月对全市所有普通干线开展集中整治。
四是站点管理。抓好养护管理站、治超检测站、收费站、交通观测站等站点的维修、清扫、整理工作,确保各站点干净、整洁。
五是内业资料整理。抓好各项制度和办法的制定、收集、整理工作,确保内业资料真实完整、规范、装帧美观。同时,及时上报迎检工作相关汇编资料和文件。
六是“畅安舒美”示范路。市局将鸦来线陆渔段作为省级“畅安舒美”示范路进行创建,在国检之前达到部“畅安舒美”示范路的标准。各单位结合市级文明路建设情况,选择辖区内一条干线公路作为“畅安舒美”示范路进行创建,也必须在国检之前达到部“畅安舒美”示范路的标准。
(三)检查督导,考核奖励。
迎检期间,市局将建立“检查督办制”。根据各单位工作进度,分阶段、分重点进行检查督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并在全市公路系统内进行通报。对于准备不足,措施不力,严重影响工作进展的单位,市局将给予通报批评。
同时,为考核迎国检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增强各单位积极性,市局把迎国检工作列入2015年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建立奖励机制:一是给予迎国检先进单位、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一定奖励,并通报表彰。二是增加国检项目在各单位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并把各单位迎国检工作的考评情况与“十三五”公路项目计划安排挂钩。
(四)加强协调,统筹兼顾。
本次国检检查范围是全市所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全市各级公路部门均为受检对象。各级公路部门要积极向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市局各科室之间要互相配合,互相补位。各级公路部门要从全局出发,严格按照市局统一安排,切实抓好各项迎检工作,确保全市整体迎检工作取得好成绩。
(五)加强宣传,通报信息。
市局将在市公路门户网站上开辟专门栏目,宣传报道全市迎国检准备工作,对各单位上报的宣传信息,及时采编挂网;同时市局将建立迎国检工作情况“月度通报制”,通报各单位迎国检工作情况,推广先进经验,鞭策后进。
各单位要依托各种媒介,积极宣传本地本单位迎国检工作开展情况及“十二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亮点和经验做法,全面展示交通公路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