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行政区划沿革
日期:2009-07-06 16:01来源:宜昌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责任编辑:1阅读量:
宜昌行政区划沿革
宜昌古称夷陵,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十六年)始置郡县,本地区大部分属南郡。汉朝属荆州南郡.置夷陵(今宜昌)、夷道(今宜都)、枝江、当阳、临沮(今远安),秭归(今秭归、兴山)、佷山(今长阳、五峰)等县。梁设宜州,周改为峡州。其后,隋、唐、宋、明更迭,本地区建制也多有变动。至1735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民国初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当阳、远安属南道,本区其余七县属荆南道。1922年(民国11年),本区属荆宜道。至1932年(民国21年)、
1936年(民国25年)湖北省政府先后在宜昌设立第九、第六政督察区专员公署。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公署)。1949年1月第四专员公署改为当阳公署。同年5月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1949年7月16日宜昌解放,宜昌专员公署机关从当阳迁至宜昌市。宜昌解放后,析宜昌县城及近邻设宜昌市,属省辖市。1954年改为地辖市,属宜昌地区专员公署。1979年改为省辖市。1992年3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宜昌地区行政公署和宜昌市人民政府,设立新的宜昌市人民政府。新的宜昌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为原宜昌地.区行政公署和原宜昌市人民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实行市领导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