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70年——宜昌公路从无到有的那些变化

日期:2019-10-11 15:57来源:宜昌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责任编辑:宜昌市公路局阅读量:

70年——宜昌公路从无到有的那些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宜昌公路交通极为落后,从1934年宜昌第一条公路汉宜路开工建设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宜昌境内仅有公路109公里,对外交通主要靠水运。

 

 

(汉宜线郭家场至伍家岗段(原编号S107)在宜昌境内自当阳郭家场经河溶、当阳、鸦雀岭、土门、余家坳至宜昌市伍家岗,全长100.8公里,始建于1934年,是宜昌第一条公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公路开始了“从无到有”的沧桑巨变,历经恢复、普及、提高的发展历程,至1979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5760公里,桥梁615座/17712延米。宜昌地区以干线为骨架,以县乡为脉络的公路网基本形成,公路桥梁配套发展,境内长江渡口相继设置。

 

 

1973年,宜昌第一座公路隧道——黄山洞、木鱼槽、天柱山隧道群建成通车)

改革开放以来,宜昌公路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大好局面,1979 年至1989年,以扶贫扶苏(区)为重点的区乡公路建设,实现了宜昌地区乡乡通公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宜昌公路建设方针从“以普及为主”转向“以提高为主”,从1990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干线公路改造。1995年至2005年,宜昌公路建设以“上等、升级、达标”为重点,实现了由“数量型”向“高等级”和“质量型”的转变。2005年至2015年,全市“八线三环”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全市“1小时经济圈”全面形成。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猇亭汽渡)

 

(建成后的宜昌长江公路大桥)

 

 

(汉宜路建设现场)

 

 

 

(汉宜路当阳段公路门架——十里长坂)

截至2019年,宜昌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2373.276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公路密度达76.61公里/万人,位居全省第三行政村通畅率达100%。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3999.65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十三五”规划的“三纵五横”普通干线公路网基本建成,构建了中东部主要节点一级公路连接,西部地区主要节点二级公路连接的经济干线网。公路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由“总体适应”正向“全面适应”转变,成为宜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枝江318国道)

 

(长阳318国道)

 

(五峰351国道)

 

(夷陵区241国道)

 

(夷陵区241国道)

 

 

 

(建管科  杨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