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开展“安全杯”、“征稽杯”、“节能杯”竞赛活动的通知
关于全面开展“安全杯”、“征稽杯”、
“节能杯”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公路局(处):
按照全省公路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省局决定在全省公路系统全面开展“安全杯”、“征稽杯”、“节能杯”竞赛活动。现将活动方案下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同时,提出如下要求:一、高度重视“安全杯”、“征稽杯”、“节能杯”竞赛活动。开展“杯赛”活动,是省交通厅在全省交通系统作出的重要部署,是交通“质量效益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交通“质量效益年”各项工作的有效载体。希望各地公路部门结合实际,细化方案,将“杯赛”活动与公路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杯赛”活动促进工作,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杯赛”活动的开展,“两不误、两促进”,圆满完成交通“质量效益年”各项工作。二、为加强对这次“杯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努力取得实效,省公路局成立“杯赛”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同时,分别成立“杯赛”活动工作专班,各个专班分别由相应的分管领导任组长,挂靠在相应的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请各地依此同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以及完成时间,确保“杯赛”活动取得实效。
湖北省公路系统“交通安全杯”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省交通厅《关于开展2008年“交通安全杯”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为了深入开展竞赛活动,确保全面完成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安全目标任务,保证公路交通发展的质量效益,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省厅“2008-湖北交通质量效益年”为主线,努力改善公路安全服务水平,贯彻落实好省厅关于开展2008年“交通安全杯”竞赛活动的工作部署与有关要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出行提供安全畅通的公路交通服务。
二、安全目标
1、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安全目标责任书签订率达100%;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杜绝责任死亡事故发生。
2、具体目标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85%以上。
——加强公路日常养护,路面坑槽修复率、路面灌缝率、路基缺口修复率、坍方清除率均达100%,养护职工出工率达93%以上,出勤率达95%以上,达到“雨后路面无积水,雨后三天无坑槽”,平均好路率达76%以上,国省道好路率达89%以上;无养护工程原因中断交通现象发生;公路及专业公路渡口(以下简称渡口)标志、标线和标牌设置齐全醒目,满足安全行车需要。
——完成安保工程1351公里/1521处,损坏安保设施修复率达100%;加大地质灾害监控及整治力度,完成235公里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治理。——建立病害桥梁监测、监控体系,保证桥梁安全畅通;完成危桥改造300座。
——加大路政巡查与治超力度,严禁车货总重55T以上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上桥行驶。
——专业公路渡口(以下简称渡口)船舶持证率100%,船舶大修及新出厂合格率100%,无船舶带病超载冒险航行;渡口从业工作人员安全教育率达100%,持证上岗率100%;渡口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公路工程施工单位项目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工程现场危险源受控率100%;防止职工职业病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公路局成立竞赛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养护科、路政处、工程科、总工办、机务渡口科、劳资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养护科负责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检查督办和推荐表彰等日常工作。各市州公路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抓好竞赛活动。
(二)注重教育抓落实。一是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人员证书审核工作。二是加强施工安全检查,核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有效控制安全危险源。四是注重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安全隐患档案,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运行机制,避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五是改善现场施工环境,丰富现场应急救援手段,加大安全预案制订及落实力度,加大安全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六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组织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的学习,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三)强化养护质量效益。一是着力提高养护职工上路率,保障公路日常养护规范化。严格劳动纪律,落实上路卡制度,挂牌上路制度,建立上路卡数据库,提高职工出工、出勤率及工作效率,保障公路畅通。二着力提高路况信息化管理,提升紧急事故处理能力。加大上路巡查力度,及时准确撑握各类路况信息,对巡查中发现的影响交通安全的公路病害,应及时处治,消除隐患。对因公路自然灾害造成交通中断时,迅速上报上级公路部门,立即组织抢修,对一时难以抢通的应制订绕行方案,并设立醒目、规范的警告标志。三是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养护工程质量效益。在技术上创新,加大“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在管理手段上创新,科学建立各类管理制度及考评机制。
(四)落实危桥监管,确保完成危桥改造目标。一是落实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桥梁日常养护管理,全面推广应用桥梁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桥梁数据库。二是坚持科学检测,准确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4月底完成国省道、县道中桥及乡道大桥以上安全隐患桥梁的检测任务,建立全省危桥数据库。三是严格危桥加固改造项目管理。进一步严格危桥加固改造基建程序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资金管理。四是建立危桥监管、监控体系。通过设置醒目的限载限速标志标牌、临时超限检测点等措施,强化超限治理工作,杜绝超限、超载车辆上桥行驶。对特大跨径或技术复杂的危桥,定期对其关键部位的关键技术数据进行监测,对病害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监控,防止桥梁坍塌事故发生。五是严格五制管理,建立和实施危桥管理“档案制”、“销号制”、“通报制”、桥隧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制”和重大事故“第一时间报告制”,并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执行。
(五)抓好安全保障工程。一是加强设计方案审查力度,保证安保设施结构合理、坚固耐用,保证安保工程与自然景观协调统一。二是加强安保工程的质量管理,落实业主负责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招投标制,严格执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加大安保工程质量监督力度,深入施工一线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三是认真组织安保工程验收。按照《湖北省公路安全保障工程验收办法》的具体要求,各市州公路部门应在2008年7月底前完成对2007年项目的验收,省局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四是结合“回头看活动”对2004-2007年的安保工程情况进行自查、整改和总结。
(六)抓紧抓好渡运现场管理。一是切实加强渡运现场安全管理,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二是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要深入渡运现场,加大指导、检查渡口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三是渡口要坚持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注重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七)做好公路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一是督促各生产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职工安全生产实施方案,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对公路职工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完成《湖北省公路费收工作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课题;三是做好公路养护工职业病防治调查,完成700名公路养护工职业病普查工作任务。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安全工作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抓好抓实竞赛活动,要认真贯彻全省交通、公路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落实省厅、省局有关安全工作的部署及要求,确保完成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二)竞赛活动分三个阶段实施:
——宣传动员阶段(1月中旬至2月底):各市州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竞赛方案,并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竞赛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动员广大公路职工积极参加竞赛活动。
——组织实施阶段(3月至10底):组织实施阶段是整个竞赛活动的关键阶段。各市州要结合全国“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的部署,进一步加大隐患治理力度;结合“两防”专项整治及“回头看”活动的要求,切实抓好“补课”和“回头看”再督查工作;结合落实安全重点措施,全面推进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中的安全工作,完成各项安全生产目标。
——总结评比阶段(11月至12月上旬):各市州要认真做好竞赛的考核、评比、总结工作,并形成书面材料,报公路局。省局将组织专班对各地竞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
(三)加强宣传,层层发动,弘扬先进。各单位要加强对竞赛活动的宣传报道,培树先进典型,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进一步营造劳动安全竞赛的浓厚氛围。要及时发动、宣传报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竞赛结束后,全省公路系统将评选出“交通安全杯”竞赛组织奖、“安全畅通先进单位”、“安全工程”等奖项,并对竞赛优胜单位给予通报表彰。
(四)“交通安全杯”活动结束后,各市州要及时总结,总结材料于2008年11月底之前报省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