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 铺就幸福路
近年来,宜昌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整体谋划、高水平推进,十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5617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4593公里,连续14年居全省第一,全市99%乡镇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行政村通双车道率达到65.6%,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是强化“三个保障”,建好“民心路”。一是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四好农村路”振兴乡村五年行动方案》等,为“四好农村路”建设点兵布阵。二是资金保障,与农行搭建政企银合作平台,利用政策性金融推动农村公路项目打捆建设,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性金融资金,落实“军资”22.6亿元。三是质量保障,参与编制《湖北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制订《宜昌市农村公路建养手册》,定期开展农村公路质量“亮剑行动”,公示问题、按期整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
二是突出“两个发力”,养好“民意路”。一是管养体制上发力。制定《宜昌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宜昌市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搭梁建柱定好“骨架”,设置各级路长1733名,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路长组织体系;推广专群结合、“三员合一”、市场化养护等养护模式,提供“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7030个,吸纳农民就业6938人次;县乡两级农村公路管养责任落实率达100%,全市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90%,实现农村公路由“走得通”向“走的好”转变。二是共同缔造上发力。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践行“五共”理念,承民情、解民意,与群众一起见证、参与农村公路管养全过程,共同缔造农村良好人居环境,建成美丽农村路2265公里,全力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三是致力“一个品牌”,打造“致富路”。在全省率先打造美丽公路文化IP——“美丽宜道”公路品牌,累计建成农村公路“美丽宜道”1161公里,“美丽宜道”已成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宜昌范式”。一是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美丽宜道”建设与关联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服务和推动全市各类产业基地建设102个。二是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和服务公路沿线群众发展观光农业、特产连锁超市、农产品展示体验店、采摘园、乡村旅游、民宿、特色农家乐等路衍经济,带动“美丽宜道”沿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4900多家,带动5.5万名农民受益。三是服务交旅融合。以“美丽宜道”串联全市所有A级景区、森林公园、特色小镇、历史遗迹、度假区、房车露营基地等,打造兴山水上公路愜意自驾之旅、九畹溪峡谷发现之旅等32条“美丽宜道”精品游览路线,结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